我是来自浙江省丽水市供销合作社的陈琳。那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
“喂,是供销合作社吗?我因为生病留在湖北武汉回不来,爷爷的烧水壶坏了,村里又买不着,能不能让致富车帮忙带一只呀?”
了解情况后,我们马上联系了服务黄家畲村的“浙丽供”车主杨作民。当天,杨师傅就将烧水壶送到了钟爷爷的手上。
“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这是老一辈供销合作社人服务山区人民的真实写照。他们靠着一根扁担,把人民群众急需的生活用品一担一担艰难地挑上山,再将山里的农产品一批一批挑出山,架起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桥梁,凝聚成供销合作社“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扁担精神”。
今天,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扁担精神”还能发挥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我们周围还有超过20万的群众生活在偏远山区,他们是丽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破解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实现在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呢?2021年8月以来,丽水市供销合作社党委弘扬“扁担精神”,紧盯乡村共同富裕,在全国首创红色致富车服务模式,通过党建统领、供销搭台、党员示范,140辆红色致富车开进了丽水的乡间小道,服务覆盖780个村。
在丽水的青山绿水间,一辆辆红色致富车传承着“扁担精神”,成为山区共富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跟随着致富车,我又认识了留进千、留成溪两兄弟。留进千腿部残疾,留成溪有病在身,他们住在青田县舒桥乡根山顶村。这个村位置偏僻,交通非常不方便,每次去镇上买点东西,都要花整整大半天时间,更不用说去县城了。也因此,村里的村民陆续都搬走了,只留下一户人家两兄弟,平时遇到点困难都找不到人帮忙。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我们将“浙丽产”开进了舒桥乡,留氏兄弟俩购买农资物资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浙丽产”定期送种子、技术、农资,只需要一个电话、一条微信,服务车车主就会第一时间进村入户。
随着致富车走进崇头,我认识了他。他叫项光礼,是云和县崇头镇贵庄村的留守农民,今年83岁,平时靠种菜为生。以往,他每天都要把自己种的菜送到县城卖,然后又徒步15公里山路回家。
自从“浙丽销”开进崇头,实行田间地头收菜,社区“共享冰箱”卖菜,打通了山区农产品销售的“最初一公里”。这“一收一卖”之间,缩短的是30里的物理距离,拉近的是党心民心的距离。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帮助销售农产品2251万元,让山区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了一个稳定的“钱袋子”。项爷爷再也不用每天走30里山路卖菜了。他说:“共产党真好,致富车就是农民身边的‘帮帮车’”。
“浙丽供”保生活、“浙丽产”促生产、“浙丽销”促增收,红色致富车党建统领、三车并驱,全面破解了偏远山区存在的服务真空问题,给山区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想,这不就是新时代的红扁担吗?从小小的扁担到一辆辆致富车,改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目前,我们在丽水全市559个村开通了57辆浙丽供服务车,定时、定点为大家提供生活必需品、代购药品。浙丽供服务里程达82万6000公里,开展服务12万多人次,打通了山区物流“最后一公里”,成了大山里“流动的小卖部”。
作为一名年轻的供销合作社党员,我立志接过红扁担,持续深耕农村、助力农业、植根人民,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凝聚起山区共富路上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