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流通体系建设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建设县域流通体系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

如何做好县域流通体系建设?

近年来

江苏省盐城市供销合作社

紧抓“三条链”

在实践中做出了积极探索

 

 

 

探索一

 

做强供应链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其本质就是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促进农村消费,这正是供销合作社的老传统、老本行。盐城市供销合作社从“供”字入手,做强供应链。

 

1

推动生产与生活资料供应“双向发力”

全力保障农资供应,2021年实现对236万亩良田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农药;主动融入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创办“供销e站”,打造农村综合服务社升级版;积极兴建商贸中心、超市、大卖场,把基层社改造提升与镇级商业设施改造升级有机结合,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坚持“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思路,加强网络终端建设,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

成立消费合作社,在全市推广滨海县滨淮供销合作社等地做法,创新经营服务载体,为农民消费赋“能”。

积极探索开展“一利用两回收两减量”行动,为农村环境赋“绿”。“一利用”即推进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培育壮大草业合作社,全系统年秸秆综合利用量不少于100万吨;“两回收”即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

 

2

推动线上与线下“两翼齐飞”

2021年,全市系统电商销售额为46亿元,建成“网上双代店”“电商投递站”516个;培育电商销售超5000万元企业6家、超亿元企业2家,创办了东台五进等300多家田头电商服务站。市社先后举办两届“供聚农心、销连万家”公益助农直播活动,线上直播带货,线下设点展销,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达40多亿元。

 

 

大丰区社与甬丰米业、三元农庄蔬菜种植基地等30多家加工企业和农场,建立供需合作关系,注册“盐禾园”商标,通过“电商+实体”,引领本地农产品销售,初步形成了大米、海苔、小海鲜、食用油、禽蛋、杂粮、果蔬等“盐禾园”品牌产品40多个。

 

当前,全市系统正在统筹推进电商业务,计划每个县社建办1家上线10个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电商公司;每个基层社开设一家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网店,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直供。

 

3

推动乡村与城市“双轮驱动”

为优化农产品市场布局,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建设,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创办社区生鲜超市、智慧农贸市场等零售网络。形成中心市场与特色市场、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有机联结、分布合理、高效流通的农产品市场网络。

 

东台、射阳等县级社开展“1+4+N”三类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即1个区域型综合仓、4个产地式销地仓、N个田头化周转仓,实现更多农产品“一季产、四季销”。

促进农批市场、连锁超市和电商平台等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流通企业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衔接关系,沟通乡村与城市资源高效对接,实现“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探索二

 

做优服务链

在改革发展中,盐城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构建多元一体的服务新载体,拓展“三位一体”服务新领域,建立供销集采集配新体系,进行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时堰探索”,形成了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三仓实践”、助力产业融合发展的“射阳经验”,拓展了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新领域、新路径。

 

2021年,市社又与滨海县社共同谋划、共同推进,参与创办了滨海县农业化服务联盟,打造为农、务农、姓农的“12345”服务新体系。目前,联盟已建成6个镇级服务平台、100个村级服务站点,建成了全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服务范围涵盖全县15个镇(区)近20万农户,实现托管、半托管服务面积60多万亩。

 

“12345”服务新体系

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一个组织,构建供销合作社和农旅集团两方联动模式,搭建县有运营中心、镇(区)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运营网络,开展生产、供销、技术、信用为主的四项服务,形成便民、智慧、高效的“五公里服务圈”。

 

1

构建多元一体服务新载体

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平台优势,市社组建全市农资供应联盟,市县联动,开展农药联采分销。同时,支持和推动社有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整合社会资源、积聚服务力量,创新满足“三农”需求的社会化服务。

 

在服务理念上,联盟突出实体化建设、市场化运作;在服务领域上,由开展托管、半托管等统一化服务向菜单式、定制式等精准化服务延伸,由生产服务向提供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加工及营销等全产业链服务延伸;在服务手段上,积极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飞跃。

 

2

拓展“三位一体”服务新领域

 

在盐城市社牵头下,东台市、射阳县、滨海县3个县级社及其所属的6个基层社联动,实施市县镇三级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培育了三级服务载体,搭建了“供银担”三方合作体系。

 

市社牵头在滨海县陈涛、阜宁县东沟、射阳县长荡、盐都区义丰等4个基层社创办“粮食储兑商行”,通过“银行+农民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农户将粮食以协议价存储在“粮食储兑商行”,由农民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高于协议价的增值部分实行“四六”分成,农户得六成,若低于协议价,仍按协议价与农户结算;农户也可根据需要提取粮食,或兑换其他粮油品种、生产资料、生活用品以及购买服务项目;也可以入股“粮食储兑商行”,享受红利分配。这一服务模式深受农民欢迎。今年上半年,试点基层社已扩大到11个。

 

3

建立供销集采集配新体系

加快供销集配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是供销合作社打造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骨干力量的“关键招数”。

 

2022年5月18日,由中国供销商贸流通有限公司与东台市供销合作社共同投资的中国供销商贸东台集采分销中心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农产品展示展销、旅游集散、冷链物流配送、农产品收购加工和中央厨房5大重点功能。

 

此外,射阳县供销合作社农资储备配送中心、城乡物流配送中心,滨海县农产品数智化流通平台,响水县物流分拣中心、购物及物流配送等一批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通过与龙头企业联手,盐城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正在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流通商贸运营主体,通过这些运营主体,上下贯通的集采集配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探索三

 

做长价值链

盐城市供销合作社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首要标准,通过强化社有企业支撑作用、助力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助农增收平台,做长价值链,不断增强县域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动力。

 

1

做强社有企业支撑

近年来,全市系统每年项目投入都在10亿元以上,累计新扩建千万元以上项目50多个;社有资本投入6亿多元,招商引资30多亿元,获得各级政策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培育县以上社有企业160多个,社有资产总额42亿元。

 

当前,市社社有企业正由传统业态向新型业态转型,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领域探索发展新路子。

 

2

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市社坚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以农村、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让农民享受到产业增值的收益。

 

 

射阳县社与射阳国投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粮食仓储物流园项目,物流园仓储能力达11万吨,自2017年投入运营以来,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孵化器”。园区拥有2个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5万亩优质粮食种植基地,1万亩现代化、技能化生产基地,20万亩订单农业,30万吨高标准粮食储备库,日烘干1300吨粮的食烘干车间及300吨大米生产车间,年销售大米8万吨,实现销售额5亿元。

 

3

搭建助农增收平台

 

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市社系统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商业网点改造、商业体系建设,做到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载体建设为抓手积极吸纳农民就业、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系统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社、社有企业、镇村超市、电商服务站等经营服务载体,吸纳农民就业人数达3万多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均二次返利超过2200万元。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编辑:段连花
审核:张鹏

推荐阅读

 
  展望|2022虎年新春寄语(一)
  回眸|2021我们一起走过

  关注|协会2021党建工作回放

 
扫码关注我们
 
DOCTOR'S DAY
 

 

 

浏览量:0
收藏